实盘配资网站_炒股杠杆平台开户_在线炒股杠杆配资公司

股票配资十倍网站 梅州,放开手脚大干一场

发布日期:2024-07-29 09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83

  ■编者按:迈好第一步,见到新气象。近期股票配资十倍网站,梅州市及各县区陆续召开全会,总结工作,展望新计,吹响奋进号角。在抢抓“百千万工程”历史机遇下,梅州如何担当作为、交出优异答卷?南方日报特别策划“十问十策——百千万看苏区”系列观察,以期拧开思想“总开关”、奏响发展“最强音”,为奋力推动梅州加快振兴、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借鉴。敬请垂注!

  策划:陈戈丁建庭执行:张盛良唐林珍

  出品:南方日报地方新闻部理论评论部

  如果用一句诗形容一座城,你会为梅州选哪句?

  作答前,不妨粗略勾勒梅州的历史画像——八山一水一分田,谋生的艰辛可想而知,基础的薄弱不难想见;发展速度偏缓,经济总量常年在全省排名靠后;营商环境不具优势,常年人口流出、初级资源“低价出走”……

  再看今日之梅州——机场、高铁站等重要枢纽不断涌现,多个交通项目刷新建设“进度条”;“极简审批”“免审即享”等系列改革全面推行,发展活力持续激发;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3年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08.43亿元,同比增长6.5%,增速在全省排名创下2000年以来最好成绩……

  回到开头提出的话题,认真思忖,答案或许是“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这不仅因为梅花是梅州的市花这一具象,更因为梅州经历了“苦”、迎来了“香”这一意象。

  现时的梅州,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苦其心志,解放思想,以只争朝夕、时不我待的行动去续写新时代荣光!

  瓶颈之困

  客自中原来,驻足在梅州。立时代潮头,审视这座城市面临的“瓶颈”之困——

  从地形看,梅州素以“山多、山高”出名,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就有140多座。彼时,厚重的大山给予长途跋涉者稳稳的安全;此时,厚重的大山阻隔了梅州与外界的沟通,阻滞了梅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也阻碍了梅州部分领导干部开阔视野。

  面对厚重的大山,既要发扬山一样的坚韧与坚定,也要摒弃“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”。这就要求梅州积极争取资源,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,努力做好交通“硬联通”大文章,全力突破“思想局限”,提升“思想格局”。今时今日,尤其需要集中资源向县镇村倾斜,以头号力度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把梅州天然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。

  从区位看,梅州地处内陆,不靠海、不临空,距离广州、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超300公里,距离厦门、泉州等海西经济区重点城市超200公里,交通物流成本较大……

  面对区位短板,要求梅州想方设法“借船出海”“借题发挥”“借路经过”,努力改变“远在深山无人识”的局面,创新性地变“远亲”为“近邻”,化“局限”找“上限”。目前,梅州着力建设大湾区“反向飞地”,正是如此——让流动的数据变成现实,破除搬不动的区位劣势。

  从产业看,梅州同样面临一些“成长的烦恼”。比如,实体经济不强,资源型传统产业占比较高,新兴产业还挑不起大梁。又比如,科技创新水平不高,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质量不及预期。

  比学赶超,任重道远。这要求梅州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敢于创新机制,突破空间局限,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力促经济发展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,促进“不平衡”“不充分”向“更平衡”“更充分”转变。比如,五华县大力建设百岁山矿泉水生产基地,预计饱和生产时年产值超5亿元,五年内累计纳税能达1.5亿元,这对“梅州水”的品牌出圈和矿泉水产业做强做大,具有非常强的带动作用。

  从人才看,梅州尊师重教蔚然成风,但由于区域经济欠发达,往往“输出一位高材生,可能带走一家人”。2000年以来,连续两次人口普查,梅州人口净流出数量较大。

  为此,梅州推出“青梅计划”,进一步解决高端人才引进,加大力度培育产业工人。广东实现全省各市本科院校全覆盖以来,新工科和高职技能人才,有力支撑科技创新、技术改造和壮大产业。梅州在对接大湾区高校人才方面,仍然是短板明显,对做强做大产业园区而言尤甚。

  如果说以上“瓶颈”可感可见、短期可破,那有一种“瓶颈”则无形无状,须久久为功。

  在“新年第一会”——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,梅州市委对当前形势与任务作了深入剖析:“企业‘小富即安’思想较为突出、干部群众大胆干一起干的精气神有待进一步提振。”也就是说,梅州未把握好“稳”与“进”的关系,表现为“性格保守”;也未把牢“没”与“有”的责任,沉浸在“希望帮一把、推一把”的“等待陷阱”。

  突破思想上的“瓶颈”,必须树牢正确的政绩观,从可能存在的“消极躺平”中惊醒起来,从安于现状的“感觉良好”中振作起来,在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,放开手脚大干一场。

  蝶变之机

  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。今日之梅州,正逢政策利好,气象万千——

  2022年9月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联合印发《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》。细读全文,梅州被赋予“一区两城”的战略定位,这座城市也因此有了更大的信心、更广阔的舞台。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“反向飞地”、龙龙高铁梅州至龙川段加快建设……梅州“融湾入海”步伐加快,效果显现。

  2022年12月,广东启动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。这是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“头号工程”,旨在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。梅州有2县9镇50村入选首批省典型、梅县区成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……“百千万工程”开局起势,志在必得。

  同一时间,广东明确提出“突出制造业当家,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”。这是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的梅州推动一产接二连三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。270项年度投资379亿元重点项目扎实推进、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投入运营……经济发展提质增效。

  此外,作为广东五大都市圈之一的汕潮揭都市圈公布,梅州都市区“入选”联动发展区;梅州也在积极打造全球客家文化传播推广中心,进一步挖潜深厚的文化底蕴,使之成为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推手,成为城市竞争软实力的拼图……凡此种种,皆助力梅州乘政策“东风”扬帆,踏时代“浪潮”前行。

  向外寻,发展动能更强劲;向内寻,发展动能更持久。外因是辅助,内因是关键。

  在客家博物馆,巨幅墙面上大书一个字,它是“人+厓(亻厓)”的独创组字,即客家语的“我”。可以释意为一个人走到悬崖边,没有回头路,只有勇往直前;或者理解为发挥“我”的主人翁精神,发挥人的积极能动性。这,便是客家人。这,便是梅州的秉性。

  万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梅州的“蝶变”既要尊重规律,在市场经济中“实干闯未来”,也要思想破题,改革破题,用好改革关键一招。

  追溯往昔,古代有客家人五次南迁,近代有客家人下南洋、闯五洲,上世纪90年代有农业发展“东学梅州”的辉煌,新千年初龙岩市、赣州市与梅州市GDP相差无几。由此看,客家人的骨子里内蕴“向上”的基因,这是梅州争先进位的重要动力源,也是恒久不变的“机”。

  正如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所说:“梅州不是天生落后,也不会永远落后。有如骑自行车,双轮驱动,初行时需要一定的推力,但是推得太快会摔下来,习惯依赖推力一旦慢下来又会倒下去,惟有以进促稳,稳中有进,行稳致远。”

  荣光之路

  俗语有言:“有阳光的地方,就有客家人。”新征程上,梅州正意气风发,奋跃而上——

  2023年7月,梅州国际陆港投入试运行,先后成功打通到深圳盐田港、广州南沙港的海铁联运通道,已实现“家门口”直接提还箱,并将与厦门港、汕头港、潮州港等更多港口互联互通,还将开展中欧班列、中亚班列、中老班列等更多业务。

  2023年11月,以“弘扬客商精神,助力民族复兴”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举行。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千名客商与嘉宾跨越山海、齐聚一堂,在交心交流中共忆客家桑梓情谊,共商合作发展机遇。

  截至2023年底,梅州全年林分优化27.66万亩、森林抚育25万亩、新造林抚育12.19万亩,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,森林覆盖率74.54%、全省第一。

  梅州有围龙,但可以冲出围龙、遇见美好;梅州没有海,但可以借道出海、融湾入海。

  “丈夫所志在经国,期使四海皆衽席”。深居内陆的梅州,也可以绿化这边的“山”,抵达那边的“海”;梅州固化的是地理位置,而思想绝不能僵化,出路总比困难多。

  现在的梅州发展态势向好,经济发展增速初步摆脱长期在全省低位徘徊的困境,待2024年梅龙高铁开通,形成“管道效应”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加快畅通,其在广东区域发展格局中也将逐渐由“后端”变“前沿”。

 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,解放思想没有休止符。

  转变思维、集聚要素,坚持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建设“百千万工程”要用好百千万群众,“百千万工程”要真正给百千万群众带来实质效益。为此,打好“苏区牌”“客家牌”“融湾牌”,把资源要素优先用在“打粮食”项目上,梅州还可以做得更多、更好。

  从新年出发,一刻也不能耽搁;向胜利进军,必定是天道酬勤。相信世代秉持“勤恳劳作,才有食有作”箴言的客家人,必定能够再迈新台阶、再上新水平!

  越是艰难越向前,在非常时期可建非常之功,迈过阻碍之山,迎来海阔天空,梅州未来可期!

  张盛良孙文静股票配资十倍网站